中国放射化学家。195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四川正规外围买球app),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实习员。
1959年参与了中国原子弹的重要部件——点火中子源的研制工作.
1964年参与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监测工作。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究员。
专精覃思潜心科研 虚怀若谷诲人不倦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
撰文/郝静
提到原子弹,大概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钱三强先生,人称他领导的研究室“满门忠烈”,而参与原子弹的研制及其他重要部件——点火中子源的研制工作中有一名研究员不得不提,那就是王方定。他见证了核工业在中国从无到有直至走上发展轨道的过程,同时他也为中国的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必中偶然路途折转
王方定,1928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九一八”事变之后随家迁往上海,“八一三”事变之后又随家迁到四川。1949年,王方定先生考入重庆大学化学工程系,此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在这里发生重大转折。
当时,经历多年战争的中国百废俱兴,高校教育体系也正处于重建中,不可与欧美大国同日而语。尤其是在化工方面,甚至还没有设置放射化学这门专业,更别说相关的科学研究了。落后就要挨打,是举国上下从战争中得出的经验教训。教育则关系着国家将来的核心竞争力,1951年,为了弥补这片领域的空白,国家决定培养中国自己的核化学家,王方定先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此后,由从法国居里夫人实验室学习回来的杨承宗老先生为他们授课,带领他们做实验、搞研究。
此前出身化工和物理专业的学生对放射化学和核工业了解甚少,此时相当于“净身入户”。因此,他们必须从头学起,用最短的时间熟悉并掌握这些知识。他除了要尽快掌握有色金属等化学知识,还前往北大学习原子物理课程。为了听懂苏联专家的课,还得挤出时间学习俄语。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钩深索隐凝神探路
1953年从四川正规外围买球app毕业后,王方定先生经国家统一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参与原子能的重要核材料——铀的研究。在杨承宗先生指导下从事几种国产铀矿石的分析,并研究了从国产2号铀矿石中提取铀的分离装置。
王方定先生所在的研究组被派参加原子弹的重要部件——点火中子源的研究。这种被王方定先生解释为“核火柴”的点火中子源是用来引发核爆炸的,它在平时不发出中子,只有在需要点燃核链式反应时才发出需要的中子。在当时的研究环境下,原料极其乏缺,“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将他叫到办公室,给他好几个法国带回来的装着RaD-E-F的玻璃瓶。
王方定先生从1953年开始做天然放射性矿物的研究以来,从未见到过这么大量的钋-210,一时又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原料能为他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焦虑的是这些珍贵的原料要小心保管才能确保其安全。他就是连做梦都想着怎么把这些“宝贝”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
由于当时苏联专家还未完全撤离,点火中子源的工作关系到中国事业的重心,这项工作的保密性不言而喻。在实验室里不能正常地研究,钱老就让王方定先生带领着课题组成员远离实验室,自己搭建工棚进行实验研究。而他们研究的物质都有强化学毒性和放射物质,不能在相通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必须在严密封闭的环境下才能进行。那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时代。客观条件的制约性没有成为他们科研道路上的绊脚石,他们制定各种预案尽量防范,想尽一切办法创造良好环境将污染的扩散减小到最低状态。在当时的情况下要自主研发合适的中子其难度真是难以想象,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坚定的抱着精忠报国的精神,充分发挥艰苦奋斗、严谨科学的态度,奋战在实验室。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克服重重难关,终于高水平地完成了点火中子源的研制工作。
心底无私甘担重任
五十年代末,中国开始计划在科技领域里引进尖端技术,尝试对核武器的研究。在1958年秋天,一部歌颂青海少数民族新生活的电影《金银滩》,在上映了一年半之后,被从各家电影院的放映单上悄然撤下。多年之后人们才得知,青海高原上的那片被称作金银滩的大草原,已成为中国核武器的秘密研制基地,刚刚成立的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机构,北京第九研究所后改称为九院,一大部分要搬到那里去。
1964年,刚刚结束点火中子源的研制工作的王方定先生没有片刻喘息的时间又被派往九院,远赴青海负责原子弹研制中的放射化学工作,对核爆炸进行监测。在青海,整个基地都是封闭的,外面人的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经过保密宣誓的他们也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则,不能向外透露任何有关核武器制造的秘密。
在封闭的基地反复地实验和研究是他们每日的工作。每一次的实验完成之后,实验小组轻松了,而王方定先生所在的监测组却还要处于高度繁忙的工作状态,他们要从采集到的这些爆炸灰里提取有用物质,然后从中分析所有的信息,进行反复的化验和测定,还要以此推算出爆炸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王方定先生说:“这个工作毫不比点火中子源的工作逊色。只是社会上的人缺少对它的关注。”虽然监测的手段有多种,但为了达到比较可靠的标准,他们采用了化学监测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他还分别建立了几种不同原理的放化测试法,监测获得的第一手数据保障了后续工作的严谨、科学。经过团结协作,他们圆满完成了核爆炸的监测任务,获得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数据。除了在青海这六年,王方定先生还在绵阳的一个山区呆过八年,日复一日的从事着监测工作。
1978年,王方定先生回到北京。第二年,他重新回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继续自己喜爱的研究工作。之后转向放射化学的基础研究,指导自发裂变过程引起的化学反应及电荷分布研究。他先后参与和组织了许多科研项目,在乏燃料后处理、裂变化学、人工元素化学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果。80年代开展了多价态裂变产物化学状态和自发裂变电荷分布的研究,如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中等寿命裂变产物的化学状态及分累计产额等。近年来从事核燃料后处理中长寿命裂变产物元素的化学及工艺研究,如对锝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
如今,退休20多年的他虽然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踏入实验室搞创造发明,但他依然会参加科研学术会议,并为之提建设性意见。除了日常的科研、培养研究生、学位评定等工作外,还要跟踪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展,翻阅文献,他从未停止对核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关注。
诲人不倦甘做春蚕
1983年,王方定先生所在的核工业部开始招收研究生,王方定先生当上了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将一生所学无私传授给学生,培养新一代核工业科技人才为国所用。在教书育人上他也秉承了严谨、认真的态度。他时刻谨记钱三强老先生对他的教导: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也要上。王方定先生以钱老的这句话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他为自己的研究生筹集款项,建造实验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学习环境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潜心放射化学的学习和研究。
现在,这些学生有的在国外从事放射化学的研究,有的在国内搞科研,当上研究室主任等,继续培养下一代放射化学的人才。他们都未曾转行,无论身在何处都继续在核工业领域里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方定先生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我国的核事业,在几十年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中勤奋耕耘。他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由于他的突出贡献和学术成就。1 985年获核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 990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 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中国核事业发展的历程中,王方定先生见证了它从无到有的过程,为它的蓬勃发展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王方定先生并没有大肆渲染和夸张当时恶劣的科研环境,也没有因为一些成就而自鸣得意。他始终以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给我们详细介绍当时的情况。可以说,他是以攀登科学高峰的音符奏响了意犹未尽的生命赞歌。“让生命绽放一次灿烂,让感情澎湃一次潮汐,让思想散发一次光芒,让信念穿透一次时空”,先生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诠释了化工人精神的真谛。
在四川大学正规外围买球app六十周年院庆之际,王方定先生热切地期盼我们新一代化工学子能够承前启后,勇创未来!拿出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去战斗!
文章来源:《川大校友》第32期(化工专题)第52页